豫食藥監藥化監〔2017〕131号
各省轄市、省直管縣(市)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,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:
爲(wéi / wèi)貫徹落實《國(guó)務院辦公廳關于(yú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産流通使用政策的(de)若幹意見》(國(guó)辦發〔2017〕13号)和(hé / huò)省政府《河南省促進醫藥産業健康發展實施方案》(豫政辦〔2016〕220号)精神,推動“健康中原”、“醫藥強省”建設落到(dào)實處,現提出(chū)如下意見:
一(yī / yì /yí)、重要(yào / yāo)意義
醫藥産業是(shì)支撐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和(hé / huò)健康服務業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基礎,是(shì)具有較強成長性、關聯性和(hé / huò)帶動性的(de)朝陽産業,在(zài)惠民生、穩增長方面發揮了(le/liǎo)積極作用。大(dà)力發展醫藥産業,對于(yú)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、推進健康中國(guó)建設、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具有重要(yào / yāo)意義。近年來(lái),全省醫藥産業雖然取得長足發展,産業規模快速增長,供給能力顯著增強,但仍面臨自主創新能力不(bù)強、知名豫藥品牌企業不(bù)多、産業結構不(bù)合理、流通環節不(bù)規範等問題。爲(wéi / wèi)此,省委、省政府提出(chū)了(le/liǎo)推進健康中原建設和(hé / huò)健全食品藥品安全體系,大(dà)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 實施醫藥産業四大(dà)發展工程,開展四大(dà)提升行動,加快實現由醫藥大(dà)省向醫藥強省轉變的(de)要(yào / yāo)求。全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(yī / yì /yí)定要(yào / yāo)抓住有利因素和(hé / huò)機遇,認真落實省委、省政府部署,通過簡政放權、創新驅動,優化産業結構,培育品牌和(hé / huò)做強品種,提高集約化程度,加快形成以(yǐ)大(dà)型骨幹企業爲(wéi / wèi)主體、中小型企業爲(wéi / wèi)補充的(de)城鄉藥品流通網絡,做大(dà)産業規模,培育一(yī / yì /yí)批我省在(zài)全國(guó)範圍内有競争力的(de)大(dà)型企業集團。
二、基本原則
(一(yī / yì /yí))改革引領、創新驅動。大(dà)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擺脫跟随發展的(de)路徑依賴,注重原始創新,創新服務機制,支持科技創新、業态創新、經營管理模式創新。
(二)安全爲(wéi / wèi)本、協調發展。堅決貫徹執行“四個(gè)***嚴”要(yào / yāo)求,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,完善質量标準和(hé / huò)檢測體系,守住不(bù)發生系統性、區域性藥品安全問題的(de)底線,推動藥品生産經營企業協調發展。
(三)主動服務、效率優先。深化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改革,減少事前審批,健全事中事後監管,推動監管重心下移,主動解決阻礙新動能釋放的(de)矛盾問題,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(de)服務,更好發揮監管部門在(zài)新動能培育中的(de)作用。
(四)市場主導、政策引導。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(dì / de)位,發揮市場在(zài)資源配置中的(de)決定性作用。完善産業政策和(hé / huò)監管體系。規範市場秩序,引導企業優化品種結構,拓寬服務領域,提高産業集中度,推動産業轉型升級。
三、具體措施
(一(yī / yì /yí))依法規範準入門檻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營造有利于(yú)創業的(de)政策環境。要(yào / yāo)依法清理妨礙藥品生産經營企業發展的(de)政策***,取消各種沒有法律依據而(ér)設立的(de)各種前置條件和(hé / huò)隐形門檻(包括零售)。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營造公開、公平有利于(yú)創業的(de)市場環境,優化服務,統一(yī / yì /yí)審批标準,優化審批手續,規範審批流程,促進就(jiù)業創業。嚴禁違法設定行政許可、增加行政許可條件和(hé / huò)程序。
(二)優化産業結構,促進醫藥産品結構調整。大(dà)力推進我省龍頭企業跨行業、跨領域兼并重組,支持醫藥和(hé / huò)化工、中藥材和(hé / huò)中成藥、原料藥和(hé / huò)制劑、生産和(hé / huò)流通企業強強聯合,形成上(shàng)下遊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的(de)企業集團,真正解決小、散、亂問題。
(三)服務藥品進出(chū)口貿易。簡化出(chū)具《原料藥出(chū)口歐盟證明》、《藥品銷售證明書》程序。指導企業實行GMP改造,服務我省龍頭制劑生産企業申請歐洲藥品質量管理局(EDQM)、美國(guó)FDA的(de)認證和(hé / huò)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(de)預認證,提供相關的(de)法規、技術咨詢服務,加強與國(guó)際審查團隊協作,力争使我省産業基礎較好、質量保證體系完善的(de)優勢企業獲得進入國(guó)際醫藥市場的(de)通行證,進入國(guó)際高端市場,成爲(wéi / wèi)國(guó)際藥品采購的(de)供應商,并帶動我省藥品生産質量控制體系與國(guó)際接軌。
(四)簡化藥品注冊申請程序。新藥、仿制藥以(yǐ)及變更生産地(dì / de)址的(de)藥品注冊,企業申請注冊生産現場檢查時(shí),可申請GMP認證,注冊生産現場檢查與GMP認證現場檢查同時(shí)進行。符合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,企業取得藥品批準文号後,發給《藥品GMP證書》。
(五)加快藥品技術轉讓審評手續。完善技術轉讓品種審批流程,做到(dào)技術審評、現場檢查和(hé / huò)樣品檢驗三個(gè)環節無縫對接,壓縮審批時(shí)間,提高工作效率。
(六)保護好企業的(de)知識産權。企業改建擴建等改造過程中,可依法保留藥品生産許可證和(hé / huò)相應生産範圍并按時(shí)再注冊批準文号,避免企業因技術改造問題造成藥品文号失效。
(七)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科研試點。會同省工信委、省中醫局等部門,擇優選擇具有研究基礎和(hé / huò)生産條件的(de)單位,共同推進中藥配方顆粒科研技改專項、生産工藝研究和(hé / huò)臨床療效對比研究。
(八)支持豫産中藥材全産業鏈發展。修訂河南省中藥材标準和(hé / huò)中藥飲片炮制規範,滿足生産和(hé / huò)臨床使用需求。規範中藥材、中藥飲片生産流通質量管理,支持四大(dà)懷藥、山茱萸、冬淩草、連翹、金銀花、裕丹參、柴胡、栀子(zǐ)、禹白芷、辛夷、杜仲等豫産道(dào)地(dì / de)藥材規範化、标準化精深加工,增強豫産道(dào)地(dì / de)藥材的(de)品牌競争力。
(九)簡化中藥飲片生産企業開辦程序。将中藥飲片生産行政許可與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認證兩次檢查“合二爲(wéi / wèi)一(yī / yì /yí)”,一(yī / yì /yí)次申請、合并檢查,符合《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》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,同時(shí)發放《藥品生産許可證》、《藥品GMP證書》。
(十)推動藥品流通企業轉型升級。打破醫藥産品市場分割、地(dì / de)方保護,培育大(dà)型現代藥品流通骨幹企業,加快形成以(yǐ)大(dà)型骨幹企業爲(wéi / wèi)主體、中小型企業爲(wéi / wèi)補充的(de)城鄉藥品流通網絡,推動藥品流通産業集約化、規模化發展。鼓勵年度納稅總額在(zài)2000萬元以(yǐ)上(shàng)(包括附加)或者年銷售額20億元以(yǐ)上(shàng),且三年來(lái)未受到(dào)因“挂靠、走票”及經營假藥而(ér)受到(dào)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行政處罰、未被政府部門列入誠信企業“黑榜”名單的(de)單體法人(rén)藥品批發企業,在(zài)省轄市區開展設立全資分公司(非法人(rén)企業)試點工作。試點期間,符合上(shàng)述條件的(de)每家單體法人(rén)藥品批發企業申請設立分公司(非法人(rén)企業)的(de)數量原則上(shàng)不(bù)超過3家。
符合上(shàng)述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藥品批發企業申請設立分公司(非法人(rén)企業),應達到(dào)國(guó)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的(de)《開辦藥品批發企業驗收實施标準》,并符合《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》要(yào / yāo)求,其經營範圍應在(zài)其總公司經營範圍之(zhī)内。
批準設立分公司(非法人(rén)企業),采取将藥品經營行政許可與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兩次檢查“合二爲(wéi / wèi)一(yī / yì /yí)”,按照一(yī / yì /yí)次申請、合并檢查,符合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,同時(shí)發放《藥品經營許可證》、《藥品GSP證書》。
法人(rén)批發企業承擔其設立分公司經營行爲(wéi / wèi)産生的(de)全部法律責任。批發企業設立的(de)非法人(rén)分公司,必須依照其批發企業總部的(de)指令開展儲存配送業務,法人(rén)企業内部可整合系統内藥品倉儲和(hé / huò)運輸資源,實現多倉協同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,紮實推進“兩票制”。法人(rén)企業設立的(de)分公司,其日常監管由所在(zài)地(dì / de)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實施,案件跨區域或有管轄争議的(de),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法指定管轄。
(十一(yī / yì /yí))鼓勵藥品批發企業、零售連鎖企業設立直營零售藥店,實行批發零售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經營。要(yào / yāo)依法加快審批節奏,提高零售藥店連鎖率。藥品批發企業、零售連鎖企業設立直營(連鎖)零售藥店,按照一(yī / yì /yí)次申請、合并檢查,符合《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質量管理規範》條件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,同時(shí)發放《藥品經營許可證》、《藥品GSP證書》。鼓勵各省轄市、省直管縣開展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試點。
(十二)積極助推“互聯網+藥品流通”。以(yǐ)滿足群衆安全便捷用藥需求爲(wéi / wèi)中心,積極發揮“互聯網+藥品流通”在(zài)減少交易成本、提高流通效率、促進信息公開、打破壟斷等方面的(de)優勢和(hé / huò)作用。引導“互聯網+藥品流通”規範發展,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,推進線上(shàng)線下融合發展,培育新興業态。規範零售藥店互聯網零售服務,推廣“網訂店取”、“網訂店送”等新型配送方式。鼓勵有條件的(de)地(dì / de)區依托現有信息系統,開展藥師網上(shàng)處方審核、合理用藥指導等藥事服務。
(十三)加強誠信體系建設。整合現有信用信息資源,建立藥品生産經營企業信用記錄檔案,納入國(guó)家統一(yī / yì /yí)的(de)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,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(shí)在(zài)“信用河南”網站公開。
四、有關要(yào / yāo)求
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(yào / yāo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提高認識,牢牢把握“嚴字當頭”的(de)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客觀規律,遵循“四個(gè)***嚴”的(de)基本要(yào / yāo)求,采取“源頭嚴防、過程嚴管、風險嚴控”的(de)監管措施,“嚴把從農田到(dào)餐桌、從實驗室到(dào)醫院的(de)每一(yī / yì /yí)道(dào)防線,讓人(rén)民群衆吃的(de)安全、吃的(de)放心”。繼續加強藥品生産質量安全監管,督促企業嚴格執行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,如實記錄生産過程的(de)各項信息,确保數據真實、完整、準确、可追溯。繼續強化藥品流通秩序整治,監督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,從嚴懲處租借證照、虛假交易、僞造記錄、非法渠道(dào)購銷藥品以(yǐ)及僞造、虛開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爲(wéi / wèi),嚴厲打擊摻雜使假、制假售假的(de)違法犯罪分子(zǐ),确保藥品質量安全。
2017年6月26日